10米长钢管壁厚2公分,在大型缩管机上缩细一头,托架怎样设计

2025-09-04
0

10 米长厚壁钢管缩管机托架设计方案

针对 10 米长、壁厚 2 公分(20mm)的钢管在大型缩管机上缩细一头的加工场景,托架的核心作用是消除钢管因自重产生的挠度变形,同时保证缩管过程中钢管轴线与缩管模具中心的同轴度(需控制在 0.5mm 以内)。其设计需兼顾支撑稳定性、调节灵活性与适配性,具体方案如下:





托架的整体结构布局

托架系统采用 “多支点分段支撑” 设计,沿钢管长度方向布置 3-4 组支撑单元,形成连续稳定的支撑体系:

前端支撑单元:靠近缩管模具(距离模具 1-1.5 米),作为核心定位支点,直接影响缩管精度。需具备高度与水平微调功能,确保钢管端部与模具中心精准对齐。

中间支撑单元:在钢管中部区域(距两端 3-4 米处)设置 1-2 组,主要承担钢管自重(10 米长 φ200mm 壁厚 20mm 的钢管自重约 980kg),减少中部下垂量(需控制在 3mm 以内)。

尾端支撑单元:位于钢管非加工端(距缩管端 8-9 米),可采用带万向轮的滑动支撑,允许钢管随缩管过程微量轴向移动,避免产生附加应力。

所有支撑单元均安装在与缩管机基准面等高的导轨底座上,底座采用 10# 槽钢焊接框架,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,确保整体刚性。

关键支撑单元的结构设计大型缩管机大直径缩管机四柱横式一_副本 拷贝_副本.jpgIMG20250227111大型缩管机四柱缩管机机头特写·9logo 拷贝.jpg

前端定位支撑单元

作为决定缩管精度的核心部件,前端支撑需实现三维微调与刚性夹持:

高度调节机构:采用螺旋升降机(如 SWL10 型)配合精密丝杠,调节范围 ±50mm,调节精度 0.1mm / 转,通过手轮或伺服电机驱动,可快速将钢管轴线调至与模具中心等高。

水平导向机构:支撑轮采用双轮 V 型结构(轮槽角度 90°),轮体材质为 45 号钢调质处理(HRC35-40),表面镀铬(厚度 0.05mm)减少摩擦。两轮中心距比钢管外径大 5-10mm,确保钢管在水平方向无窜动,同时预留微量径向调整空间。

辅助夹持装置:在支撑轮两侧设置可伸缩顶紧轮(气动驱动),当钢管定位完成后,顶紧轮从两侧轻压钢管(压力 50-100N),防止缩管时因径向力导致钢管偏移。

中间承重支撑单元

针对钢管中部的大跨度承重需求,设计具有弹性缓冲的重载结构:

承载机构:采用三组托轮呈品字形布置(下部两主动轮 + 上部一从动轮),托轮直径 150mm,宽度 80mm,轮毂采用铸钢材质,轮面包覆 5mm 厚聚氨酯橡胶(邵氏硬度 85A),既保证承重能力(单轮承重≥500kg),又避免损伤钢管表面。

挠度补偿设计:下部主动轮轴通过弹簧减震器(刚度 200N/mm)与底座连接,当钢管因自重下垂时,弹簧产生对应变形,自动补偿微小挠度,使钢管轴线保持直线状态。

驱动辅助功能:若钢管重量超过 2 吨,可在下部托轮内置减速电机(功率 0.75kW),通过摩擦传动带动钢管缓慢旋转(转速 5-10r/min),使缩管前的加热均匀(针对热缩工艺)。

托架的调节与适配功能

长度适配调节大型缩管机四柱缩管机IMG20250223151336logo 拷贝正方形.jpg大型缩管机四柱缩管机IMG20250223151345logo 拷贝_副本.jpg

导轨底座设计成可拼接式结构,每段导轨长 2 米,通过法兰盘螺栓连接,可根据钢管实际长度(如 8-12 米)增减支撑单元数量,调节范围覆盖 10 米 ±2 米。各支撑单元底部装有滑块,可沿导轨滑动并通过锁紧手柄固定,实现支撑点间距的灵活调整(调整步距 50mm)。

管径兼容设计

针对可能加工的不同管径(如 φ150-φ300mm),支撑轮采用可更换式结构:

轮槽采用分体式衬套,通过螺栓固定在轮体上,更换不同内径的衬套(如 φ150mm、φ200mm、φ250mm)即可适配对应管径,更换时间≤15 分钟。

托轮中心高度可通过增减垫片(厚度 1-5mm)进行粗调,配合前端支撑的螺旋升降机实现精调,确保不同管径钢管的轴线高度一致。

安全与辅助设计

防倾倒保护

在尾端支撑单元设置可折叠式侧向支撑臂,当钢管长度超过 10 米时,支撑臂展开至与地面成 45°,从侧面托住钢管(支撑点高度为管径的 1/2 处),防止因重心偏移导致钢管倾倒,支撑臂承载能力≥300kg。

润滑与防尘

所有转动部位(如丝杠、轮轴、导轨)设置黄油嘴,定期注入锂基润滑脂(NLGI 2 级);托轮轴承采用双面密封深沟球轴承(如 6210-2RS),防止加工时的铁屑、冷却液侵入。

联动控制

若缩管机为数控系统,可将前端支撑的调节电机与缩管机控制系统联动,通过激光对中仪实时监测钢管轴线偏差(精度 0.05mm),自动驱动调节机构修正偏差,实现无人化定位。

通过这种分段式、可调节的托架设计,既能有效支撑 10 米长厚壁钢管的自重(最大挠度控制在 2mm/m 以内),又能保证缩管端与模具的精准对中,为稳定的缩径质量提供基础保障,同时兼顾不同长度、管径钢管的加工需求,提升设备通用性。


写下您的评论吧